首页 / 图志 / 正文

福安溪尾有一种美景,叫仙洋!

作者:郑望 来源:今日福安 2021-12-16 16:06:03

岁末的一天,几位朋友相约到福安溪尾沿海走走。车行于下邳、溪邳、钱塘,一路上见识了“旧貌换新颜”。车过坎下,沿着镇区西北山路盘旋而上。随着海拔的抬升,车窗外少了平地空坪,多了峰峦沟壑。虽然冬日万物收藏“生机潜伏”,但没有了高高下下树叶的遮掩,山海风光却也难得明朗。即便是天气寒冷,仍然有些闲不住的村民在山边劳作。因此,静谧的山水田园也显得生动。

重重叠叠山,曲曲环环路……车在山间蜿蜒绕行约8公里,便来到一处海拔500多米的岔路口。往山腰折转,拐进崖前石牌坊。“万山环翠是处云岑疑紫府,一涧衔溟天边烟嶼似蓬莱。”赏读仙洋山门上的这幅对联,给人最大的感受便是:悠闲自在、富有寓意。据了解,在闽东的方言里,“洋”意即“盆地”或“丘陵”地带。仙洋,顾名思义,这个“丘陵”“盆地”便是仙人栖居的地方。据仙洋村战友刘成英介绍,清朝乾隆六年,赛岐苏洋刘时九南寻宝地择此肇基。因村口有两块石头如仙人脚印,就取村名:仙洋。尔后,宋姓见此处宜居,便从溪尾洋头迁居这里仁家宅;张姓始祖也从溪尾过洋迁居于此。仙洋村东接松罗及盐田港湾,北依溪柄,西临湾坞,南望三都澳官井洋,由仙洋、仁家宅两自然村组成。全村188户688人口,刘、宋、张三族世代和睦相处。岁月沧桑,仙洋村曾一度易名“新洋”,2016年又得以恢复原名。

循道入山门,行数百米路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设计感十足的观景台。驻足这视野通透、眼界开阔的高处,没有“高处不胜寒”的感觉,有的则是“情满于山”的感怀。举目四望,远山如黛,云海翻涌,宛如旖旎的仙境;平视影影绰绰的峰峦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,披着蝉翼般的薄纱,脉脉含情,凝眸不语……近悦远来,连绵起伏的群山,轮廓分明,尽收眼底。凭栏临风,不同的视角,会有不同的印象……无怪乎,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寄兴题词:“游目骋怀” (语出自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),寓意游人随心观赏胜景,尽情舒展胸怀。徜徉观景台,仰望崖壁上“远瞩”“南国胜景”等摩崖石刻,有感于我国文教界名儒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。“云上仙洋”,已经成为溪尾一道风景线。赵朴初、游寿等书法界名人与仙洋结缘留下的墨宝,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,期待将来可成为惠及仙洋旅游的独特景致。

隔着观景台小广场,是一座镶嵌崖边的纪念馆。这座投入120多万元建设的仙洋老区纪念馆,陈列着革命先烈们的遗物,记载着革命志士的丰功伟绩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仙洋村是乡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、曾志等曾在这里留下革命的足迹。全村共计有125人参加革命组织活动,其中赤卫队48人,参加红军的9人,刘泽亮、宋嫩弟、刘润弟、张祥华等4人被评为革命烈士。该村系省定老区基点村、省定扶贫村,借助红色的历史沉淀,已成为打造“老区红村”新引擎。这里还是仙洋文化陈列馆,涉猎“昼出耕田夜织麻”等风土人情、生活习俗。传承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和文物,亦成为见证农耕社会发展历程的活标本,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。

走过仙洋村宣传文化长廊,步入村落“风水林”。仙洋有一片茂盛的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树种柳杉,数目之多,树龄之长,实属罕见。村委依托这片柳杉群作为中轴线,大手笔规划建设“美丽乡村”。从2012年至今,村民们捐资投劳累计2000万元,兴建一座融湖、坊、亭、栈道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村中公园。乡贤刘廷光致富不忘家乡,捐资20万元建“仙洋村生态公园牌坊”。同时,村里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完善村级登山步道、停车坪等基础设施。如今,仙洋“显山露水”,村民享受 “推窗见绿,出门进园”的绿色生活。绿野仙踪,周遭逛逛。走走转转的每一步,只见湖光山色、柳绿花红、岸芷汀兰、小桥流水、鱼翔浅底,好一派田园风光。那成片的林海和成片的果园、茶园、古树观赏园,绿韵定格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;那仙洋溪一隅,缓坐石坝仙人垂钓之处,跨卧一座精雕细琢的石质廊桥。伫桥环视,青山环抱,绿水悠悠,湖上白鹭巡游,湖中红鲤欢跃,清新定格“农村共同富裕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关键一环”;那别具一格露营地山亭、休憩亭、候车长亭,让村貌焕然一新,先后被评为“福安市老区美丽乡村” “福建省生态文化村”和 “国家森林乡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
如果说农村美了,是“面子”上的荣誉,那么百姓富了就是“根子”上的实惠。美丽风景线赋能乡村振兴,村两委坚持“以群众受益为出发点,以可持续为落脚点” 做好“以红推绿,以绿助红”两篇文章,推动村庄于2017年底全面脱贫。近年来,仙洋村采用“村委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经营高优水果示范园,新植的阳光玫瑰葡萄、红美人、猕猴桃长势喜人。同时,邀请相关农业专家到村指导农民种植水蜜桃、金桔等,激发村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劲头。来到健金桔园,一眼望去,满园晶莹红润的果实,一幅美好的丰收画面。脱贫户刘健金一边忙活,一边攀谈:“过去,我家庭收入主要靠种几亩田,再打零工维持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自从在驻村干部帮扶下种植金桔,脱了贫。两年前,金桔滞销,也是镇村干部助力销售,多赚了4万元。感谢村干部帮助注册了‘致富金桔’的品牌,为增收提供了新渠道,让我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! ” 刘健金朴实的话语,透露着对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的赞美。

美丽乡村,何以美丽,以何美丽?当乡村面貌华丽转身后,颜值蝶变的“升级版”早已不囿于山水美、农家富,更美在让居住其中的人找到心的归属。2018 年 5 月 8 日,改善自然村机耕路,当天全村的男女老少自发出工开山挖土。当晚,有村民自制相册发到村微信群,相册首页写着 " 用责任心做事,用感恩心做人 ",引得村民们纷纷点赞留言。村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,向“美”而行,仙洋初步探索出一条美丽乡村、美丽经济、美丽生活“三美融合”的发展之路……仙洋村依山而建40KW光伏发电站,“让老区生活更美好”在村民心中点燃新引擎。目前“光伏”已并网焕发光华,年增加村财收入4.3 万元;“盘活闲置用地,创建美丽庭院,建设公共休闲空间,是近年仙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。”聚合村劳动力和乡贤力量,发展水库养殖以及休闲观光垂钓平台,吸引周边县市游客游客纷纷来到美丽乡村风景线“打卡”。随着赋能实体点“绿”成金,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如今,村财已由三万元提高到十三万元……仙洋颜值提升的 “美好时光”,正延伸一条充满希望的产业路、致富路、幸福路。

游目骋怀寻仙境,高瞻远瞩绘美景。在溪尾寻仙问美,“仙”在何处?仙就在“荡胸生层云,陶然已忘形”的清新之中;仙就在最美乡村的山水格局之中。生态好,环境美,攸关人民福祉和永续发展。仙洋的美,不仅美得自然、美得独特,而更美在民生获得感的成色。  

<script charset="UTF-8" id="LA_COLLECT" src="//sdk.51.la/js-sdk-pro.min.js"></script> <script>LA.init({id:"Jitj3V0abALAa7hk",ck:"Jitj3V0abALAa7hk"})</script>